。
比如说灌顶的真实义,就是您在修法之前,您一定要深信,您本尊的功德是您内心本具的,这才能构成灌顶。说您今天是修观世音菩萨的本尊相应,您持本尊咒,您持观世音菩萨大悲咒,当然也可能会结手印。不管您用什么样的方便,您能持的那一念心,您在刚开始持咒的作意,就相信观世音菩萨无量无边的功德,是您能持的这一念心本来具足,是假藉这个咒的力量,把他开展出来,这是很重要的。
就像是我们在天台宗的幽溪大师也是这样的说法,幽溪大师他在注解净土,他也强调这个观念,他说:“托彼名号,显我自性。”说是您在念佛之前,您一定相信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依正的功德,是您这念打妄想的心具足的,但是您是托彼号,要假藉念佛的因缘,把这一念本具的功德开展出来,所以这样的种性安立,这个对我们修持是非常重要,就护法的正义非常重要。
本新合论,就是在本性住种上,我们相信我们具足成佛的可能,也具足往生极乐世界的可能。但是我们在修德上,我们也是如实的根据念佛、念法、念僧的这样一个修行轨则去操作,这就是有本性住种,也有习所成种这两个。
好,我们再看第三个种子的类别:
(三)种子类别
1、有漏种子
(1)名言种子——等流果
(2)业种子———异熟果
2、无漏种子
(1)生空无漏种子——引生二乘道果
(2)法空无漏种子——引生菩萨的果位
(3)俱空无漏种子——引生菩萨及佛果
——糅合《成唯识论》
这个地方是讲种子的种类,类别有两个,第一个是有漏的种子,第二个是无漏的种子。这个漏是烦恼的意思,烦恼为什么叫漏呢?在经典上,它是说,它这是一个譬喻,它是以这个疮作譬喻。佛陀在经典上说,譬如我们身体长疮,长疮就会流出脓、流出血、流出种种的不净物,烦恼亦復如是,有烦恼的活动,它就流露出种种的罪业,流露出种种生老病死的果报,也是流露很多很多杂染的境界出来,叫作漏,它有所漏。
这个有漏的当然是指种子,有漏的是烦恼,有漏的种子有两个,一个是“名言种子”,一个是“业种子”,名言种子就是前七识的名言分别,所熏习的种子。这个名言主要是思想,有善的思想,有恶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种子引生的是一种三性的“等流果”,善性、恶性、跟无记性的等流果。这等流果就是等流习性的意思,您的思想不断地活动,就加强您这一部份的思想,这叫等流果。第二个是业种子,业种子是前六识的思心所所发动身口意的造作所成就的,叫“异熟果”。
那么我们在《唯识学》上说,您每造一个业,就具足了名言种子,也具足了业种子。比如说您布施,您布施这个法发动了以后,这个时候在您的阿赖耶识当中,您有一个成就人天果报的功德,叫做业种子,有一个善业,当然这个善业受完就没有了。但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就是:您在内心当中,您的布施的心加强,等流果,您下次更想布施了,这个是最重要的,那个等流果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那个等流的习性。当然您在造恶也是一样,您在造杀业,您会因为造杀业而成就短命多病的果报,而在第八识当中,您的杀心又增长了,您下次看到众生,更想杀生,杀心增长。这个杀心的增长就叫等流果。这个名言种子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在修行当中,名言种子在《成唯识论》上说,它扮演了两个功能,第一个发业,第二个润生,我们所有的行为是由名言思想发业的,一个业的成就有意乐、加行、究竟。您一定生起一个意乐,比如说您杀生,一定有杀的意乐,您采取了行动,用刀或者是用棒子,意乐加行,采取了行动,第三个,把对方杀死了,究竟,成就一个业性。所以名言种子,它有一种发业的功能。第二个润生,它对于所造作的业,有滋润的功能。在临命终,当然这个主要指着临命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您起什么念头,就会滋润什么的业习,所以它有造业、发业跟润生的功能。
我们讲忏悔业障,就是有漏的种子要对治,其实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个思想的名言种子,关键点在这个地方。从理论上来说,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业种子都消灭,不可能,因为无量无边的业种子太多了。其实是在对治我们恶念的相续,所以这个忏悔业障,在戒律里面很强调。一个忏悔业障的法的成就,就是您要发愿,誓不再造作,发愿不再造作。您一定生起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