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卷《唯识三十颂直解》(第6/11页)

还没得果报之前,它一定是恒随转,恒常地随顺我们的生命,不断地运转。您到天上去了,它那个业跟您到天上去了,您到人间来,那个业也带到人间来,您到极乐世界去,那个业也跟您到极乐世界去,说您从凡夫变成圣人了,那个业就跟您到圣人的心识里面去,所以这个阿罗汉还有习气。舍利弗尊者他过去有这个瞋心的习气,他相信三宝以后,随佛出家,修四念处,把内心的我爱执给消灭了,转凡成圣了,那是一个圣人清净光明的心识。

但是这个圣人的心识,他内心当中有漏的种子,他只是断除了一部份,还有一些剩馀的习气还在,这些习气还是恒随转的。所以这个舍利弗尊者,他的身影印在动物的身上,这个动物会颤抖、害怕,这怎么回事呢?万法唯识!说这个身影跟心识有关系,就是这个恒随转。舍利弗的阿赖耶识有瞋心的种子,他散发出来,加持在这个身影上,使令动物害怕,这怎么回事呢?就是恒随转。

佛陀的阿罗汉比丘,毕陵伽婆磋,毕陵伽婆磋他过河的时候,不喜欢坐船,用走路的,走路就走不过去,他要河神帮他断流,把水流给断下去,他从地上走过去,慢心重。所以说呢,这个圣人的心识当中,还有一些习气。这是表示恒随转,一定要等到金刚道后异熟空,在成佛的那一剎那呢。金刚道,为什么等觉菩萨的道、智慧以金刚来做譬喻,因为那智慧太强烈了,能断一切有漏的种子,就像金刚能断一切法。就是无量无边的这些微细的烦恼障、所知障,俱生微细的烦恼障、所知障,在成佛的时候才顿断。所以佛陀没有所谓的习气这件事情,没有!佛陀是业尽情空。在成佛之前,我们所累积的烦恼习气都是恒随转,随顺您的阿赖耶识不断地流转下去,所以它是剎那生灭,但是它又是恒常地相续。

四、性决定,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

这个种子的体性是决定的,什么叫决定呢?就是您这个善恶的这种因力,所引生的善恶功能是决定的。说是这个善种子一定引生可乐果报,恶种子一定引生不可乐果报,这个种子不会因为他的剎那生灭而有变化,一定是,这个道理是决定的。说您今生出家修行,来到三宝的境界,努力地持戒,努力地读诵大乘经典,修习种种清净的善法,但是您今生的身心还是很多的障碍,很多的病痛。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怀疑了,说是善业成就可乐果报,但是我造了多善业,我的果报是不可乐的,这怎么回事呢?就是您过去有罪业,您可能是过去生或者学佛之前有一些罪业在,在您的这个第八识当中,剎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您今生的造善业的力量强大,把这个罪业给逼出来,重报轻受。换句话说,绝对不可能因为造善业而得不可乐果报,这是不可能的事,性决定,善业种子的体性是招感可乐果报的,恶业种子的体性是招感不可乐果报的,这个体性是决定不能混漤的,所以这一点就是种子的一个特色,性决定。

五、待众缘,谓此要待自众缘和合功能殊胜,方成种子。

第八识的种子是剎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性决定,它什么时候起现形呢?要待众缘和合,才能够生起种子。就是说您今天造了很多的善业,但是您不一定今生能够受用,您今生所受用的可能是您前生某一期生命的业力。就是您不能马上享受您今生的善业,不可以!什么时候能够享受我今生的善业呢?待众缘。要等到因缘的成熟才能够出现,这个地方是简别自然外道,说一切法是自然生的,没有因缘,所以这个地方待众缘能够破除这样的邪见。

六、引自果,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

这个地方是说,个别个别的身心果报,是个别个别的因地所引生的,这个地方简别一因多果论。外道是认为说:我们有各式各样的差别果报,实际是一个共同的因,就是大梵天,一因引生多果,佛法是不同意,佛法是说:引自果。说您今生的果报是有各式各样,有些人健康,但是贫穷,有些人是富贵,但是多病,您一期的果报当中,累积了很多很多的差别果报,这些都是您个别个别的因地所引生的。就是您过去在因地的时候,您可能是喜欢布施,但是您瞋心也重,喜欢杀生,所以得果报的时候,它就是富贵而多病。就是个别个别的这种果报,是由个别个别的因地引生的,是这个意思,叫引自果。这是讲到种子的六种别相。

再看最后一段的结示:

谓此种子与本识及所生果(法),非一非异,体用因果,理应尔故。

这个地方是把种子跟第八识及跟所生的果法做个总结。种子跟第八识的现行,还有它所变现这一期的色心果报,它们三者的关系是非一非异的。这个当中,什么叫非一非异呢?就是体用因果,这两层的关系。体用因果,就是第八识跟种子是体用的关系,第八识是自体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