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觉悟,他下定决心,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他内心的理解,虽然他刚开始不能把所有的恶都断除,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善都修圆满,但是他内心有这个觉悟啊,他生命有决定性的大方向的改变,那又不同了。
一个觉悟的人,他虽然还有很多的烦恼,他也出现了很多的过失,但是这个人起码他有惭愧心,他内心当中崇众贤善,轻拒暴恶,他知道那些是功德的,那些是过失的,他以这个惭愧心在调整自己。说这个船,它安立一个彼岸的目标,虽然这个过程当中有风吹雨打的障碍,它前进了一步,退后了半步,又前进一点,又退后一点,但是它这个大方向已经在趣向于这个目标了,他生命已经有一个皈依处了,有一个目标在前进。那你这个人完全不明白道理,你生命几乎是完全没希望了,你不知道这个生命是一个什么轨则,你一天过一天,偶尔也造善业,但是这个没有多大影响。
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就是“明理”,这个是一个最基础的,“信解实相妙理”,这个是关键点。所以在唯识学说,成就菩萨种性,有两个因缘,第一个,“信解实相妙理”,第二个,“发坚固菩提心”。其实你会发坚固菩提心,你还是先明白道理的,你这个菩提心一定是经过你如理思惟才生起的,所以成就大乘的种性,这个明白实相的道理是特别的重要,这个是我们学习唯识的一个主要的一个宗旨,就是明白万法唯识的道理。不过这个地方是一个略说,后面会讲得更详细。
好,我看我们今天就到这个段落,广辩唯识相我们下次再详细地说明。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