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00-620(第11/46页)

雍治天子一身明黄色的龙袍,白而微胖,端坐御座之上,声音平稳的道:“开始奏事吧。”

翰林词臣的方阵距离天子较近,翰林侍讲学士、日讲官蔡宜看得见天子脸色似乎有些疲倦,显然是今日常朝早起没有休息好。心中禁不住感叹:大周的雍治朝已经进入后半段时期了。

吏部天官宋溥出列,上前向雍治天子行礼,然后侧身,面对群臣,主持廷议,“近日以来,武英殿大学士韩润致仕。军机处只有何、刘两位大学士看奏章,预机务。今日诸公在此,廷推大学士一人。”

朝廷选官,不外乎部选、部推、廷推、特简几种程序。其中,廷推最为贵重。廷推的职位,一般都是侍郎,尚书,九卿,地方督抚,大学士这些官职。

由此可见其贵重之处。而廷推得官,这往往代表着得到朝臣们的支持,代表着人望。所谓,得官之正,无过于此。

廷推流程,由吏部尚书主持,朝臣们各自推荐候选人,再投票,选出二三人,供天子选择。

宋天官说完上面一段话,然后就紧闭嘴巴。武英殿中安静了大约几秒钟。见宋天官没有再说话的意思,朝臣们都明白,这是表明宋天官并无推荐的人选。

一般而言,吏部尚书会抛出几个候选人。这是他的职权范畴。由此可见吏部尚书稳重外朝第一大佬的位置,并非没有原因的!

其实,想想今天的局势就明白,为何宋天官一言不发?因为,他本身就是大学士的候选人之一。他总不能不要脸,当着朝臣们的面,自己推荐自己吧?这种事,自有小弟(党羽)来干。

大学士刘飞白开口道:“我推荐礼部左侍郎曾缙。”

何朔和他谈过一次。他并非强势的性格,与何朔一起共事,摩擦是有的。但大体过的去。何朔确实有才能,为人清正贤明。增补一个刺头进来何苦?

吏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萧学士开口道:“我推荐左都御史殷鹏。”

萧学士开口推荐殷鹏,让不少人颇感意外。目光看向六部方阵中沉默着的许澄。许澄被何大学士提拔,超萧学士一头。这两位似乎有点心结。

当即,又有刑部尚书华墨推荐通政使俞子澄。兵部左侍郎推荐吏部尚书宋溥。

户部左侍郎赵侍郎朗声道:“我推荐九省统制王子腾。”赵侍郎与旧武勋集团交好。贾府到清虚观打醮,他还特意派次子送礼。贾政在京时,与他时有来往。

因为,昨天的真理报上已经有鼓吹王子腾的文章出现。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真理报的主编是贾环。王子腾可是贾环的舅舅。显然,某些力量想要推出自己的政治旗手!

王家那一幕,朝臣里知道的人不多。

一个很普通的推荐。吏部尚书宋溥就准备在空册上列上王子腾的名单。宋天官此时更多的是感觉到多了一个强力对手的棘手感。

这时,领班军机大臣,大学士何朔出列,向雍治天子奏道:“武官如何为宰辅?王子腾并无主政一方的经历,臣以为不妥。恳请陛下废除此推荐。”

武官如何为宰辅?何大学士这句话,说的武英殿中一片哗然!

优哉游哉的推荐候选人阶段,气氛却突然一变。谁也没想到,何大学士会在这个阶段发力。不是在廷议投票时操纵票数,更显得有素质吗?

许澄低着头,脑子飞速的转着。很快,就有点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真理报上这两天大肆报道王子腾的功绩,恰恰加强了王子腾身上的标签:武官。

何相能让勋贵出身的武官进入军机处?想都别想。必须是文臣,科举正途出身。

朝堂之中的明眼人,不只许澄一个。户部尚书卫弘很快也品过味来。心中倒有些奇怪:贾环为什么要阻拦王子腾升任大学士?那不是他舅舅吗?

……

……

勋贵武将中,当即就有人不满的道:“何相,武官如何不能为宰辅?唐朝时,出将入相乃是美谈。本朝,亦有此例。”

何朔并没有回话。他在等天子的答复。文臣中,立即有人出列,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忽悠),说明武将为宰辅,于治国不利。

武英殿中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