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00-620(第10/46页)

青色的文士衫,坐在楠木椅中,笑呵呵的道:“承渊方才在教子,我辈羡慕啊!”

许澄刚刚在点拨儿子许英朗学问。他是福建乡试第四名。春秋经魁。经义水平,相当的厉害。贾环,公孙亮,罗君子他们几个书院最厉害的弟子,北直隶乡试名次只是一般般,与许澄比不了。

许澄笑了笑,没说话。

相比于卫阳的父亲卫康,很善于聊天、交际。许父官场标签是沉默。当然,他私下里还是很风趣。

曾缙微微一笑,和许澄聊起科场趣闻。聊了小半时辰,便告辞,道:“我虽然比承渊早一科。但在翰林学士中,资历其实很浅啊。在何前辈面前俱是晚辈。哈哈。”

许澄将曾缙送走,儿子许英朗冒头,笑问道:“父亲,曾学士是来找你走门路?这都几时了?后天就要议事了呢。”

许澄点点头,道:“曾大绅是想以退为进。”曾缙,字大绅。

何大学士需要的是一位助手,而不是一个进入军机处和他唱反调的人。那么,来自于翰林院的科场晚辈,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吗?

廷议,许澄不管是作为吏部左侍郎,还是翰林院侍读学士,都是有资格说话的。

……

……

就在当事各方都在积极奔走,要在后日武英殿议事之前,拿到最好的局面时,在这场棋局中,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一个名叫贾环的少年,拔剑,要反抗被猪队友强加的命运。

毫无征兆的被卷入夺嫡之争的漩涡,谁愿意?猪队友,道不同!

夜风吹过无忧堂,星光摇落在栏杆。庞泽一身澜衫,手持酒杯,问道:“子玉,你决定了?”

贾环轻轻的点头。

王二舅,这个大学士,你就别想了。

第605章 大学士之争

九月二十五日,真理报刊发。京中的朝臣们基本都读过。报纸上,除了鼓吹,为殷大中丞造势的文章外,还有几篇为九省都检点王子腾造势的文章。

文章出自顺天府的两名杂官、贾环的同年江西道御史朱鸿飞。三篇文章写的花团锦簇,历数王子腾在京营节度使、九省统制、军机章京、九省都检点等职务上的政绩。

这让很多“观察家”们大吃一惊。竟然又杀出一个强劲的对手来。王子腾的履历、资格,确实够了。他同样有着天子的信任。

而昨日在王府参加何夫人寿宴的四大家族的官员们都是会心的一笑。谁不知道朱御史是贾环的御用号手?贾环闹的很凶,也不过如此嘛!

……

……

九月二十六日,奉天门外的常朝后,雍治天子御武英殿,召集大臣们议事。准备确定悬而未决,多方争夺的大学士人选。

雍治天子自今年来,上朝的次数越来越少,多半时候都是何大学士带着朝臣在皇极殿中参拜御座。群臣召对的时候也变少。真正的令朝臣感受到天颜万里,宫门深远。

这是之前十三年,天子勤政时大臣们从未有的体验。不是没有御史上书开骂:不上朝的皇帝,在史书上大都是昏君。但都被天子留中不发。

言官们如同韭菜般,在这些年中,割了一茬又一茬。新来的言官们,哪里对付得了御极十四年的雍治天子?他整言官的时候,这些新人还在啃饼子读圣贤书。

所以,此次武英殿议事,够资格参与的朝臣,全部都到场。奉天门外的常朝,要求正五品的京官才能参与。当然,翰林与言官除外。武英殿议事,对官员的资格要求则更高。

简而言之,除了当事人,就是具备廷议资格的文武大臣。大约四五十人。

约上午武英殿中,朝臣们三三两两的进入,各自按照自己的班次站好。这对于混迹朝堂的朝臣们来说,驾轻就熟。

稍后,鸿胪寺的赞礼官、通政司的读本官、纠仪的监察御史纷纷就位。朱鸿飞皮肤黝黑,中等身材,眼睛锐利的扫着群臣。他今日担任着纠仪御史。于此地,此时,心潮起伏。

雍治天子进来后,净鞭三响,廷议开始。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