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笫二百七十九章 中国无线电发展历程(五)(第1/2页)

1994年,梁伟、刘俊峰、龚虹嘉各出资100万成立东莞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精准定位中端市场的空白。

1996年,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德生公司推出了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德生PL737,超过200元一台。

支持数字调谐,采用PLL锁相技术来搜索和锁定频率,优点是频率精准而且不会漂频,传统调谐是用可变电容或可变电感来调谐,最主要的缺点是频率不稳定。

现代数字调谐收音机几乎都用数字显示来直接显示出频率,而以前模拟调谐收音机主要是靠指针和刻度来显示频率。

引入了带有存储的单片机芯片实现电台记忆功能让选台更方便,还有闹钟。

德生在《读者》杂志上大做广告,董事长梁伟表示40%的购买者是看了《读者》的广告而买的。

鼎盛时期,号称曾占据全球10%的市场份额,曾年产量超过500万台,在国内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0%。

90年代末,技术革命相继爆发,VCD、CD、光盘等光存储介质进步,互联网出现,手机出现,MP3出现,使得传统的收录机和收音机市场逐步下滑。

手机中也有集成FM收音机的功能。

不过,手机体积非常小,实现收音并不容易,要等到全球集成电路达到一定高度才可以做到。

2000年,欧洲的恩智浦(NXP)最早推出了可以用于手机的调频收音机芯片。

美国芯科实验室后来提供了体积小、整合度最高的全CMOS调频收音机芯片。

芯片价格从几元到10元不等,这两家企业在这个市场上赚得了丰厚的利润。

2003年推出的诺基亚5100手机,就已经支持FM收音机了。不支持外放,要戴上耳机才能听,耳机线作为调频收音机的外部天线,可以增强信号接收效果。

2006年底,上海的锐迪科微电子推出了被称作新一代收音芯片的RDA5800,采用中芯国际先进工艺,是国内第一款FM收音机芯片,开启中国FM SoC新时代。

这是一颗模数混合芯片,集成了射频和数字处理功能。该款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MP3/MP4、调频收音机等。2007年,RDA5800实现了大规模的出货。

华强北山寨机的手机大量支持MP3音乐播放、FM收音机等功能。

很多手机之所以要标配耳机,正是因为FM功能需要插入耳机当天线。当然,如果在手机上拔出一根长长的天线,就可以支持收音机外放了。

这引发了FM芯片的热卖,本土芯片企业疯狂而入,到2008年,有十多家芯片企业进入该领域。

锐迪科、鼎芯、捷顶微电子、矽科微电子、海威、无锡硅动力、复旦微电子、士康、擎茂微电子、芯略等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随着大批本土企业的介入,FM芯片市场也拉开了残酷的价格战,并引发了恶性竞争,这导致芯片价格从本土企业介入时的4元左右,滑落到了几毛钱。

企业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到了2009年,在手机FM(调频)芯片市场上,本土企业经过了两三年的严酷洗牌,锐减到两家,即锐迪科和鼎芯。

更大的悲剧来了,随着智能手机爆炸式成长,收音机/车载收音机/手机的FM功能,都一起快速衰落,鼎芯也撑不住,垮了。

绝大部分智能手机上有网络收音机APP,可以听无数电台,只是要数据流量。

不过,有些智能机型始终不渝地集成了FM调频收音机功能,如适合老人使用的Redmi 8A/9A系列、传音在非洲销售的智能手机。

展锐(展讯和锐迪科合并)称在其智能手机SoC芯片中直接支持了FM收音机功能。

艾为电子提供了一颗FM的低噪声放大器芯片,采用这颗芯片后,智能手机内置FM就可以直接外放了,不用拉出单独的天线,也可以不用耳机线当作天线。

集成了多种无线连接技术的单芯片解决方案诞生,可同时支持蓝牙(BT/BLE)/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