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一言难尽的宰相们(第2/2页)

能比的。



在明朝,六部尚书,特别是吏部尚书,一直都是可以和首辅掰腕子的存在,直到后期才被首辅的权威盖过。



而在宋朝,六部不过是宰相掌握的中书省的下属机构,六部尚书是虚职,实际掌管六部的侍郎,不过都是宰相的应声虫而已。



但宰相权再重,皇帝也有手段拿捏于他。



首先,宋朝的台谏系统,也就是所谓的御史台,言官全都由皇帝亲自任命,宰相无权过问。



而根据朝堂规矩,一旦宰相遭到御史弹劾,就必须上书辞职以证清白,这个时候,宰相的去留就握在皇帝手中了!



所以宋朝皇帝要换宰相,其实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而现在,更换宰相的“由头”就握在赵桓手中。



首先是白时中,这人是蔡京父子的走狗,劝说赵桓逃跑最卖力的人之一,别说现在的赵桓,就算是历史上真正的赵桓也会将他罢相。



其次是次相李邦彦,这人在历史上可比白时中出名多了,堪称一手造成靖康之变的罪魁祸首。



历史上,赵桓罢免了白时中后,就将李邦彦升为太宰。



这家伙是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颇有一番量大宋之物力,结大金之欢心的风采。



金人狮子大张口,要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另加布帛数百万,这家伙和宋钦宗两人连价都不还,搜空了整个开封城,包括皇宫里的积蓄,甚至连李师师等名妓的家产都强行充公,才勉强满足了金人的胃口。



李邦彦以下,朝堂中现有宰辅,竟全都是主和派!



唯一一个稍微好点的只有中大夫,门下侍郎(副相)吴敏。



此人虽然也是主和派,但怎么说呢,他并不是那种为了苟活就无底线的主和派,比如,他就反对李邦彦他们提出的逃亡金陵,而是建议逃亡邓襄(南阳,襄阳一带),以图反攻。



李纲就是经他推荐,才从地方官一跃成为兵部侍郎的。



直到第一次开封解围后,为了救援太原,大宋朝在河东(今山西)前后葬送了二三十万大军之后,吴敏才转化成彻底的主和派。



而且,吴敏此人对赵桓是有功的,因为他是第一个劝说宋徽宗将皇位禅让给太子的人。



执宰之中,除了吴敏,剩下一个让赵桓觉得勉强能看的,竟然是传说中的大奸臣张邦昌!



张邦昌这人,在历史上名声极差,是个几乎和秦桧齐名的奸臣。



但实际上,以超脱封建时代的眼光来看,这人其实勉强算是个懦弱的忠臣。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