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74章 入东宫议事(第1/2页)

老实说,他征战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抵御胡人,对胡人颇为厌恶。突然要和外族进行贸易,他内心有些抵触。

然而李牧并非愚钝之人,理智告诉他此计对赵国有利无弊,既能打击外族,又能增强对抗秦国的力量,可谓一举两得。

更何况这是**的旨意,他自然不敢违抗。

此时,李牧早已着手准备反击之战,关内的将士磨刀霍霍,养精蓄锐多年,如今斗志昂扬,正是出征的最佳时机!

“速召司马将军前来商议!”

郭开升任上大夫后,吴巨嘱咐他安心在家等候雁门关的消息。

李牧行动极为迅速。

仅仅一周左右,雁门关便传来捷报。

邯郸的小院里,嬴政得知李牧大败匈奴的消息,不禁皱眉,对身边的魁梧侍卫说道:“李牧确实是名将,如今大败匈奴,赵国北部再无后顾之忧。雁门关的军队即将调往秦国战场,这一战规模更大,也更加艰难!”

魁梧侍卫点头道:“确实如此,但我认为凭借上 ** 地势,我们可以进可攻,退可守,在那群山万壑之间,赵国骑兵难以施展。”

嬴政点头回应:“只是不知父王会如何应对……”

刚想继续说话,身后却传来呼唤:“政儿,来吃饭吧!”

“知道了,母亲。”嬴政答应着。

与此同时,郭府内。

郭开一大早就被**召入宫中,后者告知他李牧大败匈奴的消息。

郭开听后不禁赞叹李牧的英勇善战。

“既然如此,请大王下令让李将军扫荡关外!待关外安定,臣定当推行互市之策!”郭开说道。

**欣然同意。

虽然郭开身为上大夫官职不高,仍有诸多公卿侯爵在其之上,但凭借互市之策,他也算半只脚迈入了核心圈子。

在郭开的帮助下,吴巨获得了一份详尽的战报。

提及李牧镇守雁门关以来,真是十年如一日。

近十年来,受李牧统领,驻守雁门关的将士每日都在进行操练,练习骑射之术,巡检烽火台,沿赵长城布防。李牧曾下令:若匈奴入侵,必须立即退入营垒,胆敢私自出击者斩首。

长期下来,关内士兵对李牧颇有怨言,尤其是**丹,最终将李牧撤职,换上一位擅长速战速决的将领。然而,新任将领上任一年间,每次匈奴来袭皆主动出关交战,屡遭重创却毫无起色,赵军依旧被困于雁门关内,边境无法耕作放牧。**丹这才想起长平之战的教训,急忙召回李牧。

李牧并非易与之人,他称病不出。**丹强令其出征,他则提出条件:若要启用,必须允许他像从前一样固守,才肯领命。**丹应允。

此后多年,按照李牧的防守反击策略,虽未取得显着战绩,但也未再有重大损失。

防守是基础,反击则是准备已久的计划。李牧早已筹备近两年的反击行动,郭开提出的“互市”建议让**丹决心加快步伐,“两年太久,只争朝夕”。李牧听闻此计后认为无甚差别,欣然采纳。

期间,赵国百姓常嘲笑赵军为“缩头乌龟”,称李牧为“龟将军”,将士们备受压力,渴望一战以正名。然而,**丹换将后,李牧重新赢得军心,这才稳定了军中局势。

此次接到命令,李牧立即召集大军,宣布反击计划。

关内士气高涨!

据战报记载,李牧在一周内调动了雁门关全部可用力量,包括战车三百乘、骑兵一万三千匹、精锐步兵五万、射手十万。随后加紧训练,整顿装备,并在开战前屠宰雁门关内一半的牛羊犒赏三军。

匈奴骑兵行动迅速且熟悉关外地形,李牧遂采用诱敌深入之计,命军士在外放牧,引诱敌军深入。

匈奴人见状,分兵数十路进攻,李牧佯作败退,故意遗弃部分士卒给敌方。

单于头曼听闻此事,率军攻打雁门关,初衷不过是炫耀武力,毕竟雁门坚固无比,李牧擅长防御,而匈奴多为骑兵,不擅攻城。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