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也譬如学琴,唱得合调,弹得娴熟,弦求中音,徽求中节,声求协律,这称为学琴了,还不算习琴。手随心,音随手,清浊疾徐有常规,鼓有常功,奏有常乐,这称为习琴了,还不算能琴。弦器可以亲手制作,音律可以用耳审辨,诗歌任其所欲,心与手相忘,手与弦相忘,私欲不在心中生起,技术不滞留于形迹,于是称他为能琴。如今手不弹,心不会,只把讲读琴谱作为学琴,这是渡河而望江,所以说千里。如今目不睹,耳不闻,只把琴谱当作琴,这是指着蓟北而谈论云南,所以说万里。"这用学琴比喻做学问,必定始于亲身实践,不是空谈可以得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听闻阳明先生格竹的事迹,先生任龙场驿丞时,穷尽格竹子的理,七天七夜,劳思成疾,于是领悟格物之学,应当从心而发,不是向外寻求。然而他教育弟子,仍以在事上磨炼为要。《传习录》说:"人必须在事上磨炼,才能站立得住,才能静时也定,动时也定。"又说:"我们用功,只求每日减少,不求每日增加。减少一分人欲,就是恢复一分天理,多么轻快洒脱,多么简易!"在事上磨炼,就是在小事中克己省身,如同磨镜子,尘埃除去则光明显现。
甲:先生所言,都切于日常生活。但我终究有一个疑惑:古代成就大功的人,如张骞通西域,班超定西域,都以奇功显扬,并非由细微事务积累而来,为什么呢?
乙:不是这样。张骞出使西域,起初被匈奴擒获,扣留了十多年,仍持汉节不失。《史记》说:"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间为郎官。当时天子问投降的匈奴人,都说匈奴攻破月氏王,用他的头作为饮器,月氏逃亡而常常怨恨匈奴,没有人共同攻击它。汉朝正想从事灭胡之事,听闻此言,于是想通使月氏。道路必定经过匈奴境内,于是招募能出使的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出使月氏,与堂邑氏的胡奴甘父一同前往。出陇西,经过匈奴,匈奴擒获了他,送到单于那里。单于扣留了他,说:'月氏在我的北面,汉朝怎么能前往出使?我想出使越国,汉朝肯听我吗?'扣留张骞十多年,给他娶妻,有了儿子,然而张骞持汉节不失。在匈奴中,待遇逐渐宽松,张骞于是与他的属吏逃往月氏,向西走了数十日到达大宛。"张骞能成就通西域的功劳,并非偶然,他在匈奴中持汉节不失,这不是在困辱中坚守节操吗?这就是细微事务的积累。班超投笔从戎,起初为兰台令史,后来出使西域,以三十六人平定诸国。然而他起初出使鄯善,恰逢鄯善王礼敬很不周到,班超对他的官属说:"你们可曾觉得鄯善王礼意淡薄吗?这必定有北虏的使者到来,他犹豫不知顺从谁的缘故。明智的人能看到未萌芽的事,何况已经显着的呢?"于是召来侍胡欺骗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现在在哪里?"侍胡惶恐,详细交代了情况。班超于是关闭侍胡,召集所有吏士三十六人,与他们共饮,酒酣时,趁机激怒他们说:"你们与我都在绝域,想建立大功,以求富贵。如今虏使到来才几天,而王的礼敬就废弛了;如果让鄯善逮捕我们送给匈奴,骸骨将长久被豺狼食用了。怎么办?"官属都说:"如今在危亡之地,死生听从司马。"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只有趁夜用火攻击虏使,他们不知我们有多少人,必定大为震恐,可以全部消灭。消灭这些虏人,那么鄯善会吓破胆,功成事立了。"众人说:"应当与从事商议。"班超愤怒地说:"吉凶决定于今日。从事是文俗吏,听闻此事必定恐惧而谋泄,死得无名,不是壮士。"众人说:"好。"初夜时,于是带领吏士前往奔袭虏营。恰逢天刮大风,班超命令十人持鼓藏在虏舍后面,约定说:"看见火起,都应当鸣鼓大呼。"其余人都持兵弩夹门埋伏。班超于是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班超亲手格杀三人,吏兵斩杀虏使及从士三十多人,其余一百多人都被烧死。明日才回去报告郭恂,郭恂大惊,不久脸色变动。班超知道他的意思,举手说:"掾虽然没有同行,班超怎么会独自占有功劳呢?"郭恂于是高兴。班超于是召来鄯善王广,把虏使的头给他看,全国震怖。班超晓谕安抚,于是接纳他的儿子作为人质。回去向窦固报告,窦固大喜,详细上奏班超的功效,并请求另选使者出使西域。皇帝赞赏班超的节操,下诏给窦固说:"官吏如同班超,为什么不派遣而另选呢?如今以班超为军司马,让他完成前功。"班超再次接受使命,窦固想增加他的兵力,班超说:"希望带领原本跟随的三十多人足够了。如果有意外,多了反而是累赘。"班超能以少击众,成就此奇功,不是他平日能察于细微,临事能决断吗?这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来,不是一日之功。
五、敬、恒、诚:成就大事的三重境界
甲:先生用张骞、班超的事迹开导我,才知道奇功的成就,实在是由细微事务的积累。然而学者应当用什么方法,使小事不被忽视,每日有所进步?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