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要在影院里感受苦难的。
所以饶是冯晓刚真心磨剑,但是磨出来的东西,大家不爱看,实在也是没有办法。
不过作为导演,关凌是非常理解冯晓刚的心境的。
于是在全网群嘲的时候,关凌在微博上还是发了个言。
“近日,冯晓刚导演的《一九四二》,以及冯晓刚导演,以及我凌云传媒旗下演员刘一菲的评论甚嚣尘上,占据了不少的社会公共资源,我在此表达抱歉之意。
我认识冯晓刚导演已经很多年,很多年前就是对手,现在也是。
有的时候,我和刘一菲并不认同冯晓刚导演的观点,比如要从观众身上找问题之类的话。
所以对于刘一菲所言,我是支持的。
但是我觉得跟观众交流,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
冯晓刚导演的《一九四二》,我抽时间去看了下。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但是从头到尾演的其实就是一个字,是苦。饥寒交迫的逃荒路上,日军轰炸,每隔几分钟就会有人死去,伤感的配乐和散开的视角,让这部戏看起来没有收的那么好。
但实际上已经点线面俱到,两个小时之内的高潮段落在人卖人的那一刻在弹簧即将崩溃的时候反弹,
在两个小时的挤压当中集中释放。
让人感慨万千。
我其实理解这部电影票房不佳的真相,毕竟在大家上班上学的放松时段,希望在电影院里,拉着小手,或者放空自己,感受一下自己久违的笑容。
而不是说要去感受苦难。
我都理解。
但是我必须要为《一九四二》说一句话,这部电影,可能存在若有若无的问题,但这部电影,不能不说是一部并不用心的电影。
正如电影当中片尾的一句旁白所说的那句话。
‘这些糟心的事我都忘了,你又写它,图个啥?’
这糟心的电影,导演拍他,又是图个啥?
大家都知道,贺岁档喜剧这个名字,实际上是源于冯晓刚导演。
我不知道他拍这个片子的目的,但是我扪心自问的时候,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确给我们还原了一段还算比较客观真实的、不为广大青年们所知道的、抹不去的历史。
历史是人们共同的记忆,而维系一个民族情感和关系的纽带就是共同的记忆。
华夏的人口多,华夏人喜欢反复研究历史,这也没什么不好,好歹让人们能忆苦思甜,或是更团结。
看电影之前,千万别带着很沉重的心情。
至少在我看来冯晓刚导演或许没有想赚观众的眼泪,也不想用灾难片来绑架观众,他就是很平静地在讲一个故事,一个比小说略乏味比纪录片略有趣的故事,看完这个故事是笑是哭那都是你自己的事了。
不要将这种题材当做一种负担,它仅仅只是一段过去的历史,不需要我们再来为这些悲剧负责。
看电影本来就是一种感性的享受,而理性的思考都是你强加给自己的,却不是电影逼着你去想那些又苦又累的问题。
所以不要拿影片背后隐喻的政治之类的来说事,也不要纠结于人性到底怎样,先单纯地享受电影的本身就好。
我相信这部电影,终归会有一个公正的评价。”
……
关凌的操作,
让圈内瞬间懵了。
“事儿不是你整的吗?”
“不是你故意拿着冯晓刚当日本人整的吗?”
有人在关凌的微博底下评论,
还被关凌回复了。
“吐槽观众的也不是我。不尊重观众自然需要承担责任。但我只是从电影本身来说,舆论最近风波有点大,而且矛头指在了刘一菲头上,我觉得这不算公正。”
关凌的回复迅速登上热搜。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