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那个对他有恩的宦官,给大唐带来了这样深重的灾祸?
这是事关大唐存亡的大事,他一人无法决断。
“来人,把边令诚捆起来,押往长安!”
大殿前众人叽叽喳喳。
“边令诚是哪个宦官?”
“现在还跟在高将军后头,当监军。”
“不可不可,快快把边令诚给召回长安来,不能再让他祸害高将军!”
“唉,杀了一个边令诚,还有千万个边令诚啊,要紧的是陛下,莫要如天幕一般,听信谗言。”
这话一出,众人沉默。
李隆基当即下旨,召回边令诚。
李瑛在自己院子里摇头叹道:“宦官和外戚,要不得。”
李倩少年音清朗:“阿耶说的是,儿子熟读经史,自然会将这个道理铭记于心。”
李倩明白,父亲说这话不是在感叹,是在提醒他。
李瑛又准备开口,李倩提前预知了他的话:“保持政治清明,不听信小人之言,也很重要。亲贤臣,远小人,儿子省的。”
李瑛摸了摸下巴:“对。”
他看到身侧的儿子目光灼灼看着天幕,有些感慨。
想当初,他就一点点大,被自己带在身边,还不到腰。
现在已经快同自己差不多高了。
【在不知道自己死讯之前,封常清曾多次派人去朝廷,和李隆基汇报战争情况。可是被派出去的兵没有一次能看到李隆基,李隆基不见他们。】
【可洛阳沦陷实在是件大事,这事非报不可。无奈,封常清准备亲自前去长安,将战况仔仔细细告诉皇帝。他想告诉皇帝,双方之间兵力悬殊,他想告诉皇帝,安禄山并不是他们想的那般无能,他想告诉皇帝,现在据守潼关,还能有机会反败为胜。】
【但李隆基已经不想听他说话了。封常清没等来一个跟皇帝见面的机会,他等来的,是赐死自己的圣旨。】
【这样一下杀死两个将军的大事,李隆基他不担心冤枉好人吗?事实上,只要再派人去查探清楚情况,事实真相就能浮现水面,李隆基就会知道谁是谁非,或许这两个将军也能免于死罪。】
【在此前,李隆基无数次回避安禄山的问题,他逃避的不是安禄山,他逃避的是盛世不再的事实。但安禄山起兵谋反,大唐军队节节败退这件事,像是利刃一般,割碎了盛世的虚假面纱。】
【什么是盛世啊,那是他李隆基一手缔造,站在泰山顶端,上告苍天神灵,得到全天下认可的盛世。只有尧鼓舜木、至圣至明的皇帝,才能开创这样的盛世。】
【李隆基遍观历史长河,只觉得这是他一个人独有的殊荣。他怎能容忍有人打碎他盛世的美梦呢?现在,安禄山高举清君侧的旗号,行倒施逆行之举,利刃直指长安。】
【李隆基的春秋大梦,随着那一个又一个沦陷的城池,声声而碎。】
【逆贼谋反,城池沦陷,这是谁之过?天下人都知道,这是皇帝李隆基之过。但李隆基并不这样认为。他没错!错的是退而不战、动摇军心、中饱私囊的那两个将军!如果军心不动摇,如果朝廷的粮食赏赐能如数到士兵的手里,怎么会打败仗呢?】
【战争已起,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开元之年写就的锦绣华章被战火烧的难以入目。那层遮羞的,蒙蔽自己的锦布到底是被扯下来了。现实让让李隆基羞愤难堪,总有人在乱世顶这个罪名。】
【现在大唐的将军,之后,就是大唐的贵妃。】
[为李隆基顶罪的人还挺多,后面还得有一个哥舒翰吧。]
[这段历史真的看的我心痛。]
[封常清在死之前都在想着,要去把战局告诉李隆基啊。]
[所有人都不想放弃大唐,但是李隆基,只想维护他的面子。]
[维护面子的行为在现在看来就像是一叶障目。]
[自欺欺人罢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