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那个幅宽, 也会让一个人两只手难以来回倒腾梭子了。
大概也是觉得,织布这个工序太‘主要’了,反而没什么可说的。路易莎在参观织场时,毛纺织行会的人也都没有说太多。最多就是路易莎对一些特定纺织花纹感兴趣时,会在一旁适度做出解释。
“……多添加了综片和踏板后,就可以通过调整经线,织出一些简单花纹了。譬如菱形纹、斜纹、人字纹……您看,就是这个,这就是综片,挂在框顶上呢。”
相比起‘乏善可陈’的织布环节,倒是之后的‘整理’工序,有不少对路易莎来说算‘新鲜’的东西——的确‘新鲜’,当初她是在普罗万参观过那儿的毛纺织工坊,但也就是织场那个部分,其他就没看了,毕竟当时她也没想着动纺织业。
‘整理’的工作,是从修整刚织完的布料开始的。维尔德先生让路易莎可以近前看刚刚纺织完毕的呢布,不需要他开口说什么,路易莎也很容易看出来,这和自己平常买到的呢布很不一样。
一些洗羊毛、梳羊毛时都没有去除的杂质留在了纱线中,现在出现在布匹上,就是一个嵌上去的小瑕疵。至于说,因为纱线不均匀而展现在布上的线结,织布时出纰漏导致的错织、漏织等,那更是司空见惯。
出现在货栈里的呢布很少见这些,当然不是因为布商的质检严格,不合格的都处理了。都辛辛苦苦经过前面那么多道工序了,能修补回来的肯定是尽力修补。
所以路易莎看过这匹刚织完的呢布后,就有专门的工人,一只手拿着镊子挑拣掉杂质,另一只手拿着刀片刮掉线结。另外,跟着还有人用阵线手工修补织布时的纰漏……
等到这些做完,这匹呢布才依稀有些路易莎印象中成品呢布的样子——依旧和最终的成品呢布不同,因为还要经过缩绒、起绒、剪绒等工序,而这些靠后进行的工序,看起来只是织布产业的‘边角料’,实际却是影响成品外形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中,缩绒最为复杂。这个步骤是为了使呢布纤维之间变得紧密,缝隙尽量缩小,表现在外就是织物变得更紧密均匀平整了。
一般缩绒要经过化学和物理双重的改变,化学改变就是用‘缩绒剂’去浸泡。而所谓‘缩绒剂’,各有不同的配方,但一般就是肥皂、泡碱、草木灰、陈尿这些东西。有的缩绒剂会混合好几样,甚至全都要,有的成分简单一些,可能就一两样了。
路易莎注意到了,洛特马斯这家缩绒场是用了陈尿的,因为放在靠墙处的尿桶实在是太显眼了,味道也实在无法忽视——路易莎都尽力不去想,自己平常买到的那么多布匹中,有没有用到陈尿的。生活在中世纪,尿实在是一种太常见的清洁剂了,说不定某个和她有过接触的人,衣服就用尿洗过,还会赶时髦用尿液漱口……
如果总是心里过不去这一关,那她在中世纪就没法生活了。
路易莎也只能安慰自己,不要想太多,将那当成是一种普通的化学制剂就行了,本质上就是一些化学成分么?更别说,缩绒之后还要清洗呢!这和小孩子用尿布,尿布清洗晾干后反复使用有什么不同?既然可以接受重复使用的尿布,这其实也一样……
是的,清洗,在用‘缩绒剂’浸泡足够的时间后,呢布就可以用清水冲洗一番了。这个过程中要发生的就是‘物理改变’,工人会用棍棒击打呢布,使其纤维黏合地更紧密——当然,这其实是以前的做法,现在都有模仿人工击打呢布的‘缩绒机’了。
用人力脚踏或者水力带动水碓的方式去槌打呢布,更省力,速度还更快,一经发明立刻在纺织业铺开。就是这样导致了这一工序的进入门槛增加,不再是过去那样,只要有一把子力气就能在家做了。现在这一工序基本都是呢布制造商开缩绒场完成,效率更高,成本还比个人做要低。
相比起缩绒,起绒和剪绒就要简单轻松多了。
起绒,一般就用起绒草去刮缩绒完毕后的呢布,这个起绒草和前面梳毛时用的起绒草是一个东西。但不同于梳毛工序上,起绒草有被梳理板替代的趋势,再起绒这个工序,大家基本都是用起绒草的——起绒草刺果紧密布满外翻的三角形刺,刮着织物表面起绒足够用了。如果要制作处差不多样式的工具,效果不见得好多少,成本却是明摆着的。
当然,起绒草依旧有不耐用的问题,起绒过程中被磨损后就得替换新的。但这在起绒中,其实不算什么缺点,真的用一个足够耐磨损的起绒工具,还得担心那么尖锐,还那么坚硬耐磨损,会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