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4章 永恒的话题(第3/3页)

,但增长速度早已减缓,且跨省流动的比例持续下降,农民工省内流动的比例已增长至61.8%,只有不到四成的人选择跨省去务工。



“儿子已经参加工作,给自己挣养老钱。”王兴感言,城里的退休工资高,有养老保障,为了给孩子减少养老负担,他准备接着干下去。王兴的妻子一直陪着他在青岛租房打零工过了六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出现问题干不了重活。去年,王兴的妻子回到了老家,在当地的服装厂干加工剪线头,虽然工资不多,但是相对比较轻快,像她这样的返乡女性并不在少数。



“那汉服生意做的规模相当大,顺着快递哪里都能发。”王兴工友的妻子也回到了老家菏泽曹县,这几年当地电商产业发展迅猛,汉服远销国内外,工厂增收人手,2022年后,她没有再回到青岛务工,留在当地工厂,每月三千块钱的收入。



“子女干电商,自己在家发货的;镇上工厂上班的;帮子女弄快递驿站的……”在采访中,记者从多位工人处了解到大龄农民工返乡近九成,60后70后农民工,他们首要的选择还是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由于各地省市产业升级,留住了跨省打工的农民工,此外,伴随着农村改造与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也是吸引农民工留在当地就业的重要因素,毕竟能在家乡就业的便利要好过在异乡漂泊。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已占总数的53.8%,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十年间增长近100万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第三产业的占比在提高。



最想学门技术



“不是有钱就干,分行业,挑活的性价比。”32岁的吴顺(化名)告诉记者,他算是“靠活”农民工群体中较年轻的,也是为数不多的,周围人年龄普遍在45岁以上。作为90后,吴顺26岁从老家黑龙江外出来山东务工,如今已在青岛生活6年。



“年龄也并不是就业优势,有的活就要老手!”吴顺跟记者交流,很多人将80后看作新生代农民工,但是如今的80后也不再年轻。比起从业十几年的建筑老手来说,吴顺坦诚自己论经验、论技术、论积累都是下风,优势是瞅准新行业、新产业的转型。



新生代农民工也正在打破人们以往的固化“农民工”思维认知,他们文化程度已有明显提升,青年农民工不愿进工地,又有着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的精神诉求,对于城市生活给予了无限向往,其就业也伴随着个性的偏好。



“很多人已经不出来打工了,留在当地谋收入。”吴顺表示,特别在老家抓住电商经济和短视频风口上的新农人,选择留在家乡致富。而如今风口已过,吴顺不再考虑入局。



“还是需要有一门技术,找到出路、站稳脚跟。”吴顺向记者表示,自己也曾想去学一门技术,虽然现在线上学习的机会很多,但是很多技术类只能线下教学,诸如机械维修,但是奈何渠道和费用有限,而他更希望参加免费的社会培训。



“帮助大龄农民工更好就业,亟需从多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与综合应对。”青岛大学特聘教授、青岛大学MP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杨秀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应通过强化职业培训项目、激励企业吸纳大龄劳动力,并构建全面的就业服务平台,为这一群体提供精准的求职辅导与职业中介服务。



同时,政府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于返乡农民工,实施包括创业基金奖励、专业技术指导及贴息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更好引导他们发掘适合自身发展的乡村产业,鼓励并支持其创业,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改善环境,吸引农民工回流。



对于选择留在城市的青年农民工群体,则需重点关注其福利待遇的改善,解决他们在技能培训、医疗保障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助力其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喜欢这个时代不一样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这个时代不一样(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