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61章 西沙来信(第5/27页)

/>
恐怕别人觉得,这是个疯子在说话。

何况宫莹自己也对余切逐渐改观。

《潜伏》这部小说,正在掀起一个“信仰之问”,小说中塑造的形形色色的革命战士,甚至是反派,都有鲜活的形象,他们牺牲的时候十分突然,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给了读者很大震撼。

秋掌柜、吴站长、晚秋,谢若林……读者热情的讨论这些人,并从中演化出许多派别。一时间,大众简直像研究《红楼梦》一样的研究这部小说。

小说中的台词也十分出格,似乎时时在拷问读者本身:

你面前有两根金条,你看看,哪一根是虚伪的,哪一根是高尚的?

九月中旬,《军报》刊登了XSQD战士和余切之间的信件。再次引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

并且评论道:“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垂不朽。”

随后,南方的《光明报》再一次报道余切的师母刘一清,同时,又把马识途这个如今只知道打桥牌和写回忆录的老头子写在稿上。

本章完

姐姐她自然不能讨厌,但是余切这样的加强版万人迷,宫莹心里就很排斥他。

宫莹还去了《收获》杂志的编辑部。杂志社全体成员热烈欢迎她:“你是余老师的那个秘书?”

“我不是余切的秘书,和他没关系,我是帮他跑腿的。”

“太客气了。这边有很多寄给余老师的信,我们筛来筛去,还是有很多需要他来回的,劳烦你带给他。”

宫莹不敢拆这些信件。但是,她能看到信从什么地方来。

泰国的、日本的、竟然还有哥伦比亚来的——天知道怎么寄过来的。为了帮余切跑腿,宫莹买了一张大的沪市地图,上面罗列了沪市大大小小的标志建筑。

这张地图翻过来就是中国地图。

宫莹按照寄给余切信件的地址来推算,全国有哪些地方存在余切的读者。她和她的姐姐打赌:“姐姐,无论余切有多厉害,这个地图肯定填不满。”

她姐姐宫雪说:“你好好看着,绝对一个空也不会剩。”

俩姐妹买了一盒牙签,一有新的寄信地址,就插在地图上。地图很快插得跟刺猬一样,哪怕是最偏僻的角落,也没有什么地方能剩下。

不对,好像也是有的。

祖国大陆的面积辽阔,总有不认识余切的读者是不是?宫莹心里这么想,但是她一时间却找不到这个地方在哪。

不料,一封来自于XSQD的信件寄来。落款人是XSQD上的守岛士兵。七十年代,大陆和占据此地的越南发生冲突,收复三岛,从此以后就在这上面驻扎。岛上的生活格外恶劣,淡水和食品都需要从附近的大陆上运送,有时候岛上还会涨潮,士兵的半个脚脖子都埋在海水中。

长年累月的驻扎,缺少瓜果蔬菜,补充不了维生素,令一些人得了夜盲症,嘴皮也脱落。即便如此,他们也尽量听着广播,谈论从几百公里外的内地传来的小说。

余切很重视这一封信,特地留了一晚上时间回信,并且当着几位女同志的面前拆开。宫莹眼睛尖,垫着脚看,被余切发现了,说:“你是不是想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宫莹老实点头:“我想看。”

余切说:“我回完之后,你就拿来看。”

没想到,余切回信的时间竟然这么久,宫莹在这守了好几个小时,然后才拿到这一封信和余切的回信。她回来自个儿的宿舍,打着灯,拿出信给姐姐宫雪分享。

宫雪高兴道:“这下我赢了,连XSQD也有余切的读者。我们现在的地图最南只有琼岛,XSQD却是比地图还要南边的地方!他已经超过了地图,妹妹,你完全输了!”

“余切确实厉害。”宫莹叹道。

来自XSQD的这封信写道:

“余老师,社会上正在流行一切向钱看齐的风气,使我们有时候忘记了信仰的重要性。我们是驻扎在XSQD的几位普通士兵,平时除了学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