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7章 魏明的文坛江湖地位(第5/7页)

《萌芽》是50年代创办的以青年为主要目标受众的文学杂志,不过中间停办了,明年1月将要复刊,现在正面向全社会作家收稿呢。

哈华没有放过赵长天,也没放过魏明,他见过魏明的照片。

魏明把胸膛拍的砰砰响:“我确实也有创作青年题材想法,等我什么时候写出来了肯定第一时间考虑《萌芽》。”

但现在肯定是没时间了,很遗憾,大概率要错过《萌芽》的复刊号了。

进入《收获》办公室后,编辑们都看向魏明,这里大部分编辑都利用这四天时间把《人间正道是沧桑》粗看了一遍。

时间紧张,想看的人又多,实在来不及细看。

众编辑无不为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能写出这样一部波澜壮阔,细节详实,人物众多,剧情曲折的夹在历史大背景下的家族史诗而拍案叫绝。

这部小说一出,魏明在当今文坛上的地位必然会暴涨一大截,以后真要恭恭敬敬叫一声魏老师了!

李编把魏明叫到了巴老的办公室,巴老语重心长地鼓励了他,看他的眼神里分明写着“后生可畏”四个字。

至于主线和部分人设问题,巴老说了没问题,就这么写挺好的。

一开始有些编辑也觉得把果党方面的江立中写得太好了,热血爱国,足智多谋,也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儿子还因为抗日而死,要不是顾念手足之情,好几次江立民都要死在他的爪牙之下。

但巴老为魏明背书,虽然现在国内完全不宣传果党在抗日战场的贡献,可巴老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淞沪会战,血战台儿庄,血染雨花台,一桩桩一件件,这种时候还分什么国共,都是我华夏血热青年,都值得歌颂。

而且小魏在最后面“中华民族”的意象表达已经很能说明了问题,这是一篇希望统一,希望两岸兄弟团聚的积极正面的小说。

从巴老办公室出来后,李晓林给了魏明前面五万字的稿子和需要修改的小问题,让他先改着,后面的她还没详读完。

魏明口中应着,不过这几天自己还是先写剧本吧,反正他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走出《收获》,魏明才想起一个重要的问题,自己还没谈稿费呢!

现在千字3元~10元的标准,会给自己多少呢?

其实他也不差这点稿费钱,《收获》提供的每天两块钱的补助他都没领,因为他除了改稿,还要写自己的剧本,还要跟雪姐谈情说爱消磨时光,不想占这便宜。

但稿费多少事关江湖地位,他还挺好奇如今自己在文坛江湖算是什么地位的。

晚上下楼吃饭的时候,魏明看到谌大姐和一个40来岁的中年人一起吃饭,谌大姐立即叫他过去。

“这位是作家、翻译家高刑剑,也是我在北外的学弟,不过我是学俄语的,他是学法语的,去年巴老去法国访学,他是随行翻译。”

魏明跟这位未来的诺奖得主握了握手,难怪,难怪后来就留在法国了。

高刑剑最近行情不错,魏明看过他去年在《花城》发表的小说,还挺轰动的,现在他写了一个中篇《有只鸽子叫红唇儿》,被《收获》看中,特意过来改稿。

不过他的文风挺特别的,比较实验性质,喜欢把各种叙述角度混合在一起穿插进行,对于读者来说阅读体验没那么好。

高刑剑话不多,于是全靠谌荣大姐活跃气氛,她终于忍不住开始提龚樰了。

“小魏,今天我看魔都本地的报纸,还看到了那位龚樰同志呢,看来她这次的电影很成功呢。”

“哦,是吗,报纸还在吗?”

“就在前台呢,我又放回去了,今天的《魔都晚报》,你可以找找。”

“好的。”魏明加速干饭,想着快去看看。

然而当他刚翻到那份报纸,龚樰就来了,比上次捂得还严实,但已经比如融入过的魏明一眼就认了出来,于是拉着她上楼。

“姐姐你现在果然火了,可喜可贺啊。”

龚樰谦虚道:“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