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说来,无论此战是胜是负,大概也就在数月之间结束?”
崔敦礼蹙眉,淡然道:“吾等坐镇后方,距离战场万里之遥,焉知局势变化?前线将士浴血厮杀,统率运筹帷幄,吾等只需保障后勤补给即可,不能给予掣肘。”
刘洎不以为然:“可如今运往西域的粮秣辎重已经足够安西军连续打上两年,击败大食人、保障西域稳定固然重要,可也不能一味的讨要粮秣辎重,将国家财政拖垮吧?”
崔敦礼半步不让:“当下集结于碎叶城的军队可不仅仅是安西军,还有突骑施、回纥、突厥等部,总不能让人家前来助阵还得自带干粮吧?大食人劳师远征,咱们其实也是出兵万里,若无充足之粮秣辎重,这仗怎么打?”
“那能用得着储备两年之消耗吗?”
“战争之事,需慎之又慎,未虑胜先虑败,自当未雨绸缪。”
“说起来容易,你可知为了筹备这些粮秣辎重费了多大的劲?”
“倒是难为中书令了,要不您退位让贤回家歇息一段时间,换一个不怕累不怕苦的上来,等到此战之后、太平年月,您再回来执掌中枢、总摄百揆?”
小主,
刘洎硬生生给气笑了:“竖子无礼!”
崔敦礼认错态度良好:“下官鲁莽、口不择言,中书令勿怪。”
“行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是筹措粮秣之事?无论二郎那边有何要求,朝廷上下都要全力以赴、确保供应。战场之上将士们奋勇厮杀、保家卫国,咱们君臣身在后方若连这点事都做不好,有何颜面去面对那些阵亡的将士?”
李承乾一锤定音,终止争论。
“陛下圣明!”
刘洎憋着气,无可奈何。
李承乾看向李积:“英公以为,安西军之战略是否合理?”
李积从隐身状态恢复,捋着胡须沉吟道:“正如先前所言,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唯有身临一线才能做出最精准的应对,吾等身在后方对着战报诸般推演,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至于战略是否合理,还是应当尊重前线将领之应对。”
李承乾无语。
这位终于说话了,且好像也没说……
刘洎也问:“以英公之见,越国公调集数量如此巨大的粮秣辎重,是否还有别的战略部署?”
李积瞅他一眼,没好气道:“我身在后方,如何知晓前线之事?既然不知具体详情,当然无法做出合理推演,难道要单凭猜测去肯定或否定前方将士做出的决断?战争之胜负牵连甚广,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成败,没人能提前预知,吾等所应该做的其实也不难,各司其职而已。”
刘洎脸色不变,看上去镇静如常,实则羞恼交加。
军方这些大大小小的统帅、将领,就因为他这个中书令从未上过战场、更未带兵打仗,便极为蔑视。
对于臣下相争,李承乾却不以为意,甚至乐见其成。
当下朝堂,文有政事堂、武有军机处,双方利益相悖、互有竞争,关键时刻尚需他这个皇帝从中转圜、一锤定音。若是双方当真放下成见、大公无私,进而彼此协同、配合默契,那他这个皇帝就得被束之高阁、摆上牌位,彻底架空。
“平衡”之要旨便是“锄强扶弱”,现在文官式微、军方强硬,他就得站出来拉偏架……
“虽然英公之言不差,咱们不能在后方对前线将士指手划脚,但中书令之担忧也有道理,总不能在后方辛辛苦苦尽力谋划,却连前方的战略都一无所知吧?这样,崔爱卿以兵部之名义往碎叶城发去一道文函,询问二郎是否还有后续之计划,以便于朝中能够组织筹措、全力支持。”
“喏。”
崔敦礼应下。
李承乾又道:“论钦陵率领家眷入唐,表明依附之意,欲久居大唐……实则入唐为质。为了安抚其心、彰显大唐宽宏国策,朕打算授予其官职,使其食大唐之俸禄、为大唐效力,应当不下于正四品官职,诸位爱卿觉得哪处衙门有空缺,可以妥善安置?”
就如同突厥各部入唐一样,授予官职以安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