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圈还红着,孟寄行倒是没掉眼泪,只是板着一张小脸,显然倔劲还没过。嬷嬷端来了饭菜,孟寄行应付着吃了些,之后就侧趴在案上生闷气。
金如归被使唤进去清扫书房,发现孟寄行摔碎的是一方砚台,还是他自己很宝贝一直舍不得用的那块洮河石砚,想来是悉心取出准备送人的贺礼,却因受人奚落,羞愤之下砸碎了。估摸着这孩子此刻又气恼又后悔,金如归没敢多看,老老实实扫着砚台碎块。
听见唰唰的扫地声,孟寄行直起身,怔怔地看着那些碎块。
他嘟囔着:“不识货的东西……”
金如归以为在骂他,跪下辩解道:“殿下,小人识货,这块鸭头绿洮石可是个好东西,色泽清丽,质地腻润,名贵得很呐。”
孟寄行嗤道:“你一个小太监懂什么,在你眼里自然名贵,在旁人眼里不过是块上不得台面的破石头罢了。”
金如归捧着他说:“那是旁人没眼光,还没我这个小太监有见识。”
“噗,你的意思是秣汝城第一才子不如你?”
“小人不认识第一才子,只知道这真是块好砚台。”
“你这小太监还挺有意思的。”孟寄行心情转好,夸了他一句,随即又叹道,“可惜啊,你识货有什么用,你又变不出第二块洮砚来,更没法给我找到更好的贺礼解燃眉之急。”
“小人多嘴了,殿下恕罪。”金如归面上恭顺地说,心里却道,别说第二块,二十块洮砚我都拿得出来!
堂堂小财神,坐拥金山银山,囤了千百年的库房,里头奇珍异宝多了去了,区区一个贺礼,你小子瞧不起谁呢!
第112章 站队
事后金如归打听到, 婉妃的父亲身为河道总督,因治河不利而受罚, 刚被革了职,正是墙倒众人推的时候。
恰逢三皇子过生辰行及冠礼,宴请了兄弟和弘文馆的同窗,丞相之子也在其中,就是那个号称秣汝城第一才子的蒋修筠。
说是第一才子,其实不过是写了几首酸诗,因他长相俊美,顾盼风流,他那丞相父亲的众多门生便多多巴结了几句, 就此传出了才子美名。被这般捧着, 蒋少爷自有一身清高傲气,整个弘文馆中, 他只与三皇子较为亲近, 不屑与其他年幼的皇子结交。
三皇子将要及冠,那日几个孩子正发愁要送什么贺礼, 自诩三皇子挚友的蒋修筠也来凑个热闹, 说是给他们出出主意。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 有说送汗血骏马的, 有说送玲珑棋子的, 有说送曛漠宝石的, 孟寄行想到自己外公送的一方鸭头绿洮砚,便说想要送这个。
本就是闲聊而已,不曾想蒋修筠突然发难, 说他这礼物寒酸敷衍,不显心意, 自己在三皇子书房就见过一方老坑石的鸭头绿洮砚,还是皇帝亲赐的,难不成他这个还能比皇帝送的那块更好么?言语间都在暗讽孟寄行对兄长不敬。
蒋修筠一番话把孩子们吓得面面相觑,原本觉得这礼物挺不错的孩子也不敢反驳他。而后他又问孟寄行这砚台是哪里得来的,孟寄行回说是他外祖父给的,这下蒋修筠更是不屑,义正辞严地说他外祖父治河不利被皇帝革职,此时还在调查背后的牵连,这砚台指不定是从哪里受贿来的,这是在销赃还是在送礼呢。
身为丞相之子,蒋修筠许是得了什么口风,故意借此奚落八皇子,以表明跟河道总督划清界限的立场。
年幼的孟寄行哪里说得过他,骤然被泼了一盆脏水,不仅贺礼拿不出手了,更是大大丢了脸面,只能羞愤而归。
了解到这边的情况,再结合多罗阁那里得到的消息,金如归心里已然有了盘算。借着小太监这个身份的便利,他寻到个机会,向坐在花圃旁发呆的孟寄行谏言。
有一搭没一搭地锄着杂草,金如归说:“有时候这杂草挡了名花的阳光露水,就真以为自己能占据整片花圃了,殊不知那锄头是长了眼的,什么时候想铲了它,全凭心情。”
孟寄行看向他:“你叫金盏是吧?干个活也这么多话?”
他听出这小太监话里有话,有些好奇也有些警惕。上回生完气他就回过味来,一个出身低微的小太监,怎么点评起名贵的砚台来头头是道,倒像是刻意要引起他的注意。事后他找总管了解过这小太监的底细,得知他叫金盏,面上看着清白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