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还是挫,又或者是凿,这种树处理起来都比松树简单。
黎默言不由点头,看来专业的事就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对方肯定更明白怎么做适合,幸好自己不是那种喜欢指手画脚的人,硬要木蓉把树干换成松树,否则此刻就要丢人了,而且还要给原本顺利的活,增加不要的困难。
就在她思索间,木蓉拿出木刨,开始刮树干表面那层浅棕的部分,随着她的动作,树干露出米黄的内里,原本粗糙的树干,表面变得平滑干净,逐渐开始成材。
这时木蓉又取出一条黑色的线。
对于这些工具,黎默言即使没用过,可也能猜出大致的用法,这条线估计是用来画直线的辅助工具吧。
只是这黑线很特别,一头很尖锐,随着木蓉手腕转动,就轻松扎入木头中,材质也很特别,瞧着又韧又光滑,随后木蓉蹲在树干前,将这条黑线拉直然后一勾,绷紧的线就嘣地一弹,撞在树干上留下一条黑色笔直的直线。
原来是墨线啊,这就是木受绳而直。
黎默言恍然大悟,这种线上面涂了碳粉,所以撞上树干才能留下黑线,她盯着那笔直的黑印,没有任何歪斜,而随着木蓉动作,又有三条墨线留痕,伴随着黑线清脆的弹动声,将木杆截面划分出八个部分。
虽然是她想的划线,可手法却不同,木蓉用的更加方便快捷,她再次感慨工匠的智慧,不过虽然扯线看着很简单,好像有手就能行,其实还挺要技巧的,但凡手抖,或者用的力量不够,弹出来的墨线都不会这么直。
随后木蓉又在两条线中间画出直线,这一个规则的均匀的八角就出现,接着对方又开始在树干上墨线,等这些辅助线全部画好,就叫来一个学徒,让对方用斧头砍去多余的木头。
木蓉去看其他学徒的进度。
其他学徒正在将树干锯成一根根方正的木条,另外一部分则在锯木板,他们人多,木条木板眨眼间就冒出来,堆在地上逐渐拔高。
木蓉取来一根木条,用木刨将它的表面刨得更加光滑平整,又取出木尺,用凿子沾上碳粉,在木条上画出道道痕迹,等确定完,就用铁凿和敲棒一点点凿开画下的地方,等洞挖出来后,又用矬子将洞的四面搓平。
黎默言越看越觉得木匠是个精细活,而且十分需要耐心,才可以一遍遍做这些重复又繁琐的工作。
在木匠们地努力下,原本要花费许久的水车,一个早上就建造成功,这不是黎默言记忆中的大水车,由于只需要磨面粉,所以体积很小,整个只到人胸口,而且外形也和水车不太像,更接近于滚轮,不过转起来十分有劲。
随后木蓉将木杆连上石磨,伴随水流不断冲刷,水车开始转动,带动木杆跟着转,于是石磨一圈圈不知疲倦转动起来,只要水不干涸,磨盘就能一直转动下去。
真是方便啊。
黎默言越看越喜欢,感觉早就该把水车造出来,只是之前忙着修木屋,木匠铺的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根本没多时间来做其他的,正好现在修木屋暂缓,可以把其他需要的事先做了。
一个水车肯定是不够的,需要多修一些,用来磨黄豆做豆腐,或者磨棉籽榨油都很便利。
去取麦子的人也回来,将麦子倒在磨盘上。
这个磨盘为了减少重量,所以没使用一整块圆形的石头,而是将磨盘做成一块长条的形状,这样推动起来更加省力,磨盘也能做得更大一些,而这种磨盘没有让粉流下的洞,底盘就是一整块。
黎默言将底盘上的麦子用手扫平,木蓉见黎大人这边拿开手,这才抽出水车间隙卡住的木棍,水车立刻转动起来,磨盘跟着开始转动,沉重石磨压过麦子发出咔咔的碎裂声。
这个声音听着十分解压,而且不用自己动手就能坐享其成的便利,让麦子磨碎的动静更加美妙。
就这样磨了一会,她用木棍卡住水车,让转动的石磨停下来,抓起一把黄黄的麦子,心中有点担心,怎么没瞧见面粉,余光瞄到手掌沾到的粉末,心中有些发懵,已经磨出来了?
那这些黄色的麦子又是什么?
木蓉对此也摸不着头脑,倒是带来的学徒里面,之前大多是干农活的,对此很清楚,“那是麦麸,也就是麦皮。”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