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0-90(第14/44页)

“我都冒汗了。”

“这辈子都没这么暖和过。”

“早知道稻杆这么有用,我以前就该多堆点,白白冻了这么多年。”

“你多堆也没用呀,又不是没杆子,是没地方放,多淋两场雨就烂了。”

黎默言听他们最后争论起怎么村稻草不会烂,摇摇头走出仓库,心中的石头算是彻底放下,按照现在这个趋势,即使立刻进入寒冬,她都不用担心,更何况还有将近二十日的准备时间。

足够了。

不知道木乾那边有没有把弹棉花的工具制造出来,她这边弹棉花的人已经找到,好早点把棉被弹出来。

第84章

为了节约时间,之前装入麻被里的玉棉没有去籽,也没经过其他处理,棉朵整个塞入麻被套之中,好尽量让镇民盖上,现在最紧要的寒夜问题得到解决,有了喘气的时间,就能进行精细费时的操作。

比如此刻,黎默言正和棉线班的人一起晒棉花。

摘下来的玉棉中有一颗小小的玉棉籽,需要将这枚棉籽摘出,再将剩下的面团进行晾晒,好让棉花更为蓬松柔软。

而剩下的棉籽有一小部分她会拿去种,更大的部分也会用来榨油,榨过的部分是非常好的饲料,无论是给鸡吃还是喂猪,因为营养丰富,都很能长肉。

外面晴空万里,阳光肆无忌惮地洒下,前段时间天天下雨,好在都是在夜间,不怎么影响人活动,这段时间倒是一直是晴天,太阳很大,晒在人身上很舒服,晒在棉花上更舒服,似乎都能听见棉花炸开的动静。

棉线班的位置她大多安排在玉棉树附近,这样可以减少路上的运输,玉棉摘下来直接送到这,省去再走一套仓库,又从仓库运过来的麻烦,也能省去不少时间,也为仓库内节约出一些空间。

而棉线班这除去三间屋子,前面就是一大片空地,用石砖铺成,好用于晒玉棉。

雪白如玉的棉团中,混着墨蓝色的棉团,挤在一起的样子只是瞧着就让人觉得柔软,黎默言随着其他人将棉朵尽量铺开,好晒到更多的面积,等从头铺到尾,不知道是心理原因,还是真是发生的,她只觉棉花更加蓬松了。

黎默言蹲下。身,抓起一团柔软的棉花,顿时滚烫的热意传来,和手中还没铺好的对比,发现的确是蓬松了,这个发现叫她很惊喜,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所需的玉棉要比她想象的少一些,棉衣棉被也能更快做出来。

她干劲满满将剩下的棉团铺铺平,听到身后搬动大物的动静,扭头一看发现是镇民将桌子搬出。

这应该是特意问木匠铺定做的,可以折叠,但即便如此,为了方便施力,木桌做得很厚实,搬动起来还是有些费劲。

等镇民将木桌展开,又按了按,确定平衡没有问题,没有高低脚或者不平整,就才抱来之前晒好的棉团,按在桌子上慢慢梳理,而地方一空出来,立刻就有新的棉团被铺上去晾晒。

他们梳理也有特别的工具,有一个比手掌大上两圈的竹耙,底下则是个木板,或者说是钉板,不过钉子都是竹子做的,尖端也被磨平不扎人。

竹钉板的间隔是特意计算过,能够让竹耙扒过,此刻镇民就将一团团棉朵放在钉板上,用竹耙一遍又一遍地耙,整团翘起的棉花,慢慢就被勾在竹钉上,变成四四方方扁平的一块棉。

这样梳理的过程就是弹棉花,玉棉的纤维被拉伸,变得愈发蓬松,体积更是感觉变大了一倍。

黎默言忍不住看了又看,居然能变大这么多,她心中愈发安定,既然这样那棉花被制作肯定会更加顺利。

等一块棉团弹好,镇民就把它从竹钉板上取下来,用一根细长的木棍,将这块棉团卷成棉卷,放在一旁备用,等晾晒的镇民晒好棉团,这些棉卷已经积攒一大堆,就有大娘抱着竹筐,挨个路过大家,将他们卷出的棉卷倒入竹筐里。

随后她找了个空地放下筐,进左边这间屋子,从里面搬出个类似于水车的木具,只不过它只有人蹲着那么大,并且有两个车轮,上面也没有装水的竹筒,而是连着一条条棉线。

随后大娘搬来板凳,坐在纺线车旁,取来一卷棉卷,从头搓出一根细棉线,将它绑在纺线车的木杆上,随后转动把手,棉线就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