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甄宝玉带来的消息,让他不得不再和团队重新思量一些东西。所以,他连夜召集庞泽、乔如松、刘国山、纪澄几人议事。
宁榕从胶东跑到京城来,没有一定把握,他敢来?定然是有什么凭仗。绝对不是甄家。但,宁榕这个搅局者,只是增加了变数,并不会影响到他接下来的计划。
韩秀才已经死了!五月初九,锦衣卫上报了消息,这两天,消息已经确认。对楚王的第三阶段计划,可以动手。击倒楚王的曙光,就在眼前!
楚王,已是惊弓之鸟!
楚王的核心幕僚、首席智囊韩谨,被天子下中旨拘捕到锦衣卫,罪名是意图谋害天子。楚王内心里,真的不怕?天子若认为这是楚王授意的呢?
不怕天子醉翁之意不在酒?
……
……
五月十三日,常朝后,江西道掌道御史朱鸿飞上了一道奏章,消息传开后,引发朝野震动。
朱大御史的奏章意思概括起来很简单:臣请立晋王为太子!
满朝文武都知道朱大御史和贾环交好。贾环以及其背后的团体,这是几个意思?
第744章 贾环的意图
随着朱鸿飞的奏章,朝堂的局势,再一次风云变幻!总有那么一些人,是站在时代浪潮上,引领潮流。比如,朱御史背后的贾环,以及和他所关联的一批力量、权势人物。
如果,从全局的角度来看,雍治十七年夏季,大周朝的朝堂,在韩秀才,刘皇商的身死,永昌公主被削爵,玉观音案彻底落幕,同时结束的还有对雍治天子昏迷的追责。
朝堂上的主要矛盾:华大学士借助玉观音案树立权威,已经结束。纪侍郎堪堪脱身。他没有保住麾下最得力,最有潜力的助手:汪学士。其被贬西域。
而风云变幻,是指的,此前退居为次要矛盾的夺嫡之争,随着朱大御史的奏章,再次成为主要矛盾,成为朝堂内外所关心的问题。
太子是国本。雍治天子在三月初突然昏迷,重病,这让朝臣们集体意识到雍治朝已经进入末期!人心思变。这个变动的人心,最大的公约数便是:立太子!
五月中旬,朱御史一时风头无两。
而朝堂内外,更多的人则是试图解读贾环,或者说四王八公为核心的旧武勋集团的立场、意图。
京中各大臣,权贵们的府上,走动忽而频繁起来,同时,路边社的小道消息陡然增多。
报社编辑们常汇聚的成丰茶馆,更是日日爆满。至于,其中有没有锦衣卫暗探,可想而知。
可以想象,远在榆林的王子腾得到消息,不知道要把贾环骂成什么样!当年,他和晋王联合,意图下注,贾环给他搅合。而现在,贾环自己却推晋王。
五月十八日,北静王约贾环到府中吃酒。稍后,四王八公的核心人物们齐聚在北静王府商议。商议后,旧武勋集团给出的信息颇为纷杂,不是一条心。这让在一旁虎视眈眈,以魏其候为首的新武勋集团空欢喜一场。
京中,夺嫡这个话题再次被炒热!科道言官们纷纷发言。“病愈”的真理报主编周慎行,强力弹压,京中报纸除了官办的真理报,都不准言及政事。
然而……
局势,其实还在一片混沌中。庙堂诸公都还没有表态!甚至,宫中对朱鸿飞的奏章都没有回复。
五月二十四日,一场小雨,自早晨下到傍晚。吴王带着世子宁澄参加魏王府的一个酒宴回来。屋檐下,雨水如丝线。华美,古雅的厅中,独孤王妃,宁潇迎着吴王,宁澄。
四五名丫鬟捧着各种器具。独孤王妃帮丈夫换下外衣,闻着酒气,嗔道:“叫你少喝点酒。现在的白酒,可不是黄酒那样。澄儿也喝酒了?”宁澄嘿嘿笑着。宁潇瞪弟弟一眼,展颜轻笑。温馨的生活画面,在雨天的一角,徐徐的展开。
吴王四十多岁,头发已见几许斑白,喝着浓茶,坐在椅子上。闲聊了一会儿,宁澄先去休息。宁潇没走。吴王问道:“潇儿有事情找为父?”
宁潇点点头,一双大而美丽的丹凤眼,尤其的明艳,认真的道:“父亲,我想向你请教京中的局面。”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