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治天子就笑起来,道:“你啊……说话不尽不实。本朝自开国以来,就不提倡神童,太祖定下来的规矩。贾子玉太年轻,已经是正六品的韩林侍讲。朕当然要压一压他。但是,朕为天子,留心一个正六品的小官,你不觉得有失身份吗?”
他只是忌惮国朝未来出现权相,并不是忌惮贾环这个人。否则,他是九五之尊,寻个理由罢掉贾环的官即可。当然,心里不喜欢贾环是有一点的。
然而,一个天子,怎么可能和一个正六品的小官去较劲?处处针对?那简直是荒谬至极!他只要确保贾环升不了官,当不了权相就可以。真理报那点子权力在他眼中算什么?
天子反问,永昌公主顿感压力,讪笑了笑。
雍治天子没有追究的打算,摇摇头,道:“你少和顺亲王一起掺和。他和贾家有旧怨。好了,不说这事。你前儿不是说要做东珠的生意吗?格局太小。辽东盛产的是人参吧?你放手去做,有人欺负你,自有朕给你做主。”
永昌公主在京城垄断的生意是南珠。亦叫做“合浦珍珠”。
东珠产自辽东,野生的珍珠。质地硕大饱满、圆润晶莹,光彩熠熠,显得高贵奢华。很受京城权贵的欢迎。然而,得之不易,产量很小。都是供奉宫中。
永昌公主心中,先惊后喜,连忙谢道:“永昌谢陛下恩赏。改日,我在家中略备薄酒,请皇兄前去游玩。”
她惊讶于天子知道她和顺亲王过从甚密。天子耳目之灵通,远超过她的想象。不过,她进献美人的主动,到底是赢得了皇兄的好感。否则,哪有这番话?
天子流露出对顺亲王的不满,她自是不会去通知顺亲王。顺亲王的计划她不管,她这步棋算是走对了。太后已经时日不多了。她想要在雍治朝混得好,得抱天子的大腿。至于下一朝,晋、楚两王还没有分出胜负,她不急着下注。
雍治天子笑着点头,所谓再次游玩的含义是什么,他很清楚,当即,含糊的道:“再说吧。”
……
……
永昌公主在天子面前告了贾环、真理报一记刁状的事情,稍后就在京城中传开。消息是谁传出来的,不问可知。
朝廷之中,对于贾环执掌朝廷舆论(真理报),还是颇有微词。何大学士看重贾环的事,满朝皆知。贾环脑门上一个大大的“何”字。这是战场上的交情呢!
尤其有意见的是言官群体。所谓朝廷公论,不是指的京城里的“路边社”。而是指的他们科道言官:十三道御史一百一十人,六科给事中:五十八人。
但是,现在,通政司的邸报没几个人看,各衙门去通政司抄邸报的人也变少。费那功夫干吗?稍后的真理报上,各种朝政资讯,信息全部都有。
真理报替代了邸报,成为朝廷舆论的源头、战场、发帖子的地方。虽说邸报也不会将所有御史的奏章都刊登上去,真理报亦然,有节选,有摘录。但科道言官们,谁愿意给真理报卡脖子?
言官们骂完皇帝骂大臣,拥有职业骂人执照。这个群体的某些人,与一相独大的何大学士并不大对付。要是何大学士对他们某人有意见,下令给贾环,那某人是不是就没话语权了呢?谁会甘心?谁不担心?
静谧的夜色中,微风吹拂着京城街道、屋舍。轻柔如水。
内城的某处小院中,御史中的红人、明星级的人物赵俊博家中,迎来一位访客。
对于赵大御史而言,拥有着炮手般的攻击力,他的资讯、消息来源是广泛的。对于这样陌生来客的情形,并不奇怪。下人奉上茶水,悄然的退下。
赵俊博和访客在简朴的小厅中相谈。
访客是一名陌生的文士,约三十多岁,黄病脸。如若京城中常见的落魄士子。姓戴。戴书生微笑着道:“赵大人,真人面前不打诳语。在下连夜来访,实在是有要事相求。”
赵俊博不置可否,喝着茶。
戴书生自信的一笑,游说道:“近来京城里出了一个新事物:真理报。朝野舆论之权,尽操与手。赵大人为御史,莫非没有忧虑?长此以往,言路阻塞啊!在下以为,至少真理报应该挂在通政司名下,而不是挂在不相干的翰林院名下。如今,翰林院事,何大学士一言可决。或者,多开几家报社。想必近日京中的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