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孙亮就是考试运气不好,否则早就在科场一飞冲天。
沉默了一会,双鹤书院十几名士子商量着输人不输阵。要是连应战都不敢,那也太怂了。某甲说道:“好。在下出一题,请公孙兄先破题。”
士子之间的八股文比试,不可能比整篇八股文。比的就是破题第一句。这一句往往就是整篇八股文的精髓。高下立判。
比如:明朝礼部会试会元、殿试二甲传胪唐顺之的八股名篇。题目为:晋人有冯妇者……冯妇攘臂下车。出自《孟子·尽心下》。
全文为: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孟子里这段话的大意是:晋国有位叫冯妇的人,能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后来因此提拔做了士人。一次,他看到许多人正追逐一只老虎。有人邀请冯妇打虎。冯妇撸起袖子下车。老百姓看了,一起叫好。而车上的那些士人则嘲笑他不该混杂于百姓之间干这有失身份的事。
鲁迅先生曾经自嘲:再为冯妇。寓意是重操旧业。就是孟子中的这个典故。
那么,这样的题目,怎么写八股呢?如何代圣人立言呢?看看八股高手的文章。唐顺之破题一句:晋人始则改行以从善,终则徇人而失己也。
白话文的意思是: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起初能改掉他原来的勇猛强悍的行为表现,并且变成好的,善良的人。到后来为了别人的安全却失去了自己已有的行为风格,又变得勇猛强悍起来。(译文出自:明清八股文鉴赏)
述而不作,道尽孟子真意。
不愧是会元的文章啊!
……
……
某甲道:“听好了,学而不思则罔。公孙兄以何句破题?”
公孙亮不假思索的道:“惟学而不求诸心,则昏而无所得于己。汝以何句破题?”
某甲就愣住,懦懦的将他的破题句子说出来。
惹得闻道书院的众人哄堂大笑,有人夸张的用手拍窗户大笑。出题的人,肯定是之前做过的题目,反倒没有破题的人水平高,这搞什么?
公孙亮自信的微笑,道:“该我出题了。吾十五有志于学。”也是出自论语的题目。
半晌,双鹤书院有人对了一句,问道:“公孙兄破题句呢?”
公孙亮笑道:“我破题句为:圣人所以至于道者,亦惟渐以至之也。”
双鹤书院的众人一阵沉默。搞不定啊!这是有真才实学的猛人。有人道:“不行。不能比八股了。换法子。”
“我来。比对联。”某丙扬声道:“公孙兄高才。我双鹤书院认输。但文比,不可只比文章。我有楹联一副:二三四五。”
“好啊,比就比!”公孙亮快意的一笑,举着酒壶猛来一口。二楼闻道书院众人士气正旺,纷纷争抢地说道:“我来,我来。这么简单的对联,谁不会。哈哈,双鹤书院看来是黔驴技穷。”
贾环对楹联没什么功底。只按部就班的读了《对类》,《韵诗训》,《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知道: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但他知道,双鹤书院的人既然敢抛出这个对联来,肯定有陷阱。当即看向罗向阳。大师兄酒喝的兴致勃勃,不问他了。倒是罗君子此人见事明白。
罗向阳皱眉道:“贾兄,肯定有问题。但是这对联我想不出来。”他出身于殷实的小地主家庭。到书院后,攻读经义,对文章之外的东西很少涉猎。
贾环环视众人一眼,见卫阳嘴角带着冷笑,便快速地说道:“大家都别对。让卫神童来对!”
正准备喊出声,出个风头的几名士子颇有些不满的看着贾环,“凭什么?”
许英朗对贾环拱拱手,怪笑道:“贾同学,这是什么道理?我们为何要让卫神童代我们对呢?很简单嘛。二三四五,七八九十。”
几名同学纷纷出言符合。公孙亮喝着酒,并不介入。他很少动用大师兄的权威。他相信贾环。贾环很强硬的做了个下压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